企业名称:重庆爱颐养老院
座机:023-49892558
手机:19922986365
18166456223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胜利路街道渝西大道西段爱颐老年养护中心(长康医院旁)
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管理及摄食训练是康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以下是对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管理及摄食训练的详细阐述,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并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一、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
吞咽障碍患者一经确诊,应立即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风险筛查的目的是识别那些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以便进一步进行营养状况评估。评估应全面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BMI(身体质量指数)、饮食摄入量、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因素。通过定期的筛查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营养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二、营养管理的目标
营养管理的目标是降低吞咽障碍患者经口进食的难度,尽早实现经口进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轻吞咽时的残留,防止误吸,并减少和(或)缩短管饲喂养的比例和时间。为实现这些目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管理方案。
三、摄食训练的基本方法
口、舌训练:通过下颌、面颊部、唇部及舌部的练习,增强口腔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些练习包括较大范围张口、下颌左右移动、鼓腮、露齿、嘟嘴、主动闭唇、舌肌前伸和侧方运动等。
食物质地和形状的调整:根据吞咽障碍的程度,选择不同质地的食物。食物质地可以分为稀流质、浓流质、糊状食物、半固体食物和固体食物。应遵循以下原则调整食物质地:
将硬的食品变软,如土豆泥、果泥等。
在液体中加入增稠剂,以增加食物的黏稠度。
避免固体和液体混合食用,以及容易液固分相的食物。
确保食物质地均匀,易于咽下。
一口量:适于患者吞咽的每次喂食量应从小量开始,逐步增加。过多的食物易导致误咽,而过少则难以触发吞咽反射。
调整进食速度:指导患者以较常人缓慢的速度进行摄食、咀嚼和吞咽。每餐进食时间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咽部滞留食物的去除法:训练患者通过空吞咽、交互吞咽、点头样吞咽和侧方吞咽等方法去除咽部滞留的食物残渣。
四、摄食训练的注意事项
环境与体位:选择安静、明亮的环境进行摄食训练。患者应处于半坐卧位或坐位,颈部前屈,偏瘫侧肩部用枕垫起。食物应放在健侧舌后部或健侧颊部。
餐具的选择:使用不锈钢勺,容量为5~10 ml;刻度勺;注射器等。这些餐具便于患者控制食物的量和速度。
进食的要求:缓慢进食,要有充足的进食时间。确保患者已完成前一口吞咽后,再进食下一口。
五、小贴士
摄食训练是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过程中营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细心的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误吸风险,改善营养状况。
营养管理应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进行个体化营养制定方案。
家属和护理人员应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摄食训练计划及营养管理方案。
综上所述,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管理及摄食训练,是一个综合性的康复过程,需要医护人员、家属和患者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训练和细心的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