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老龄化研究与实践中亟待商榷的认识

    当前社会对老龄化及老年人存在认识误区和理解偏差,主要表现在:对人口老龄化的常态化欠缺系统认知,对老龄社会的全民性和整体性缺乏正确认识,以及在老龄社会治理过程中忽视中国特征乃至中国优势。

    这些误区除了源于现有治理模式及政策调节模式,仍囿于“以人口变动适应制度”的窠臼之外,制度资源储备的相对缺位亦是重要因素,此外社会变迁和传统惯性也有其影响。

    综合而言,现有老龄化研究与实践中亟待商榷的认识,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老龄社会的常态化欠缺共识,“悲观论”与“危机论”在研究实践中仍存在。

    进入20世纪后,在现代化和现代性的逻辑作用下,人类寿命大幅延长而生育水平显着下降,两者叠加使得不同国家及地区的人口年龄分布普遍向老龄化倾斜。因而从本质上讲,老龄化是人类再生产模式转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结果,它在任何国家和地区概无例外,区别只在于呈现之晚早和进程之慢快。

    (二)将老龄问题等同于老年人问题乃至养老问题,忽视了老龄社会治理的全民性和整体性。

    老龄化的挑战常常被视为是老年人数量增多所引发的,老龄化的应对问题也常常被当作只是解决老年人的问题甚至只是养老问题,将这些议题过度聚焦于特定群体显然违背了现实逻辑。人口老龄化尽管暗含老年人口增多等数量性议题,但它在本质上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即人口年龄分布的结构性变动。

    老龄社会的老年人口比例尽管相较于传统为多,但依然是一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群体共存共生的社会。而对于个体而言,老龄是其生命周期的必然阶段,这一年龄阶段与其他阶段的关联性在老龄社会的背景下更显其意义。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取决于其年少时的健康行为积累,养老金的收支平衡依赖于当前劳动力群体的劳动产出,老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需要通过对不同生命周期人口的持续投资和引导而夯实。

    将老龄化议题过于聚焦在老年人群体既易产生不必要的社会焦虑,也不符合代际公平和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

分享到